盡管品牌對“新零售”的認知還模糊,但給消費者的體驗越
智慧門店管理系統,線上線下一體化時間: 2024-11-21 13:46:28
盡管諸多品牌對“新零售”的認知還只是個模糊的概念,但它給消費者帶來的體驗卻越來越清晰。
穿越式購物:“南京路”未來將無處不在
2月20日,阿里巴巴集團與百聯集團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,雙方將在全業態融合、技術研發、會員體系、供應鏈整合、支付以及物流六大層面展開全方位合作。作為上海市國資委全資擁有的大型零售企業,百聯集團坐擁半條南京路(包括第一百貨、永安公司、東方商廈、第一八佰伴等),這意味著中國最著名的商業街上海南京路將成為馬云“新零售”理念的最新試驗場。
讓我們暢想一下,未來南京路或許將無處不在。人們可能會被極致的到店體驗吸引出門,跟家人和朋友一起享受逛的樂趣。當不想出門時,無論身在世界何處,窩在沙發里,戴上VR(虛擬現實)眼鏡也能瞬間“穿越”到南京路。街邊的小吃,永安百貨的新款包包,眨眨眼睛就能下單。未來世界里,VR、AR(增強現實)、MR(混合現實)……全新的科技將讓你享受“坐地日行八萬里”“承包”南京路、逛遍全世界的便利。
如果不想宅,未來的南京路也有超乎想象的樂趣等你來發現——比如穿越式購物。通過AR技術復原歷史街道已經不是什么技術難題。阿里在AR購物領域探索已久,相信用不了多久,人們就能“穿越”到當年的十里洋場,跟那個時代的人“擦肩而過”。
如果想得更遠一些,阿里的大數據和科技將幫助百聯集團打造出一條智能南京路。當你步入南京路,道路兩側的建筑能夠隨時感知你的到場、離場,并捕捉你的運動軌跡;通過觸及、采集數據,貼心為你調節最舒適的室內環境;你在逛街過程中再也不需要問路,因為建筑本身就能跟你對話……
通過感知、數據、互聯和計算,未來南京路能為每一位顧客設計獨一無二的逛街路線。而所有貨架都會實現電子化,所有商品陳列都是“猜你喜歡”的線下版。每件商品一天中被顧客拿起、試穿、購買的次數都會被記錄,每隔一段時間,南京路的商場都會根據數據的變化來調整品牌和選品。也就是說,這將是由消費者定義的南京路。更重要的是,你甚至不用經過收銀臺,因為系統會自動監測到你下單或帶走的商品,在離開時向你推送支付確認信息,動動手指即可買單。
這些消費前瞻已經不是想象,隨著阿里巴巴與百聯集團的戰略合作開啟,線上線下融合的腳步只會越來越快。
新零售關鍵:準確找到消費者的位置
消費者在哪里?他們居住在哪個社區?他們和誰共同生活?擁有實體門店和在線服務的零售商如何提供全面的線上線下服務?作為新零售時代理論先行者、全球消費者行為研究權威,沃頓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大衛·貝爾率先提出了后電商時代的新零售法則。他認為,找到消費者的位置對零售業發展至關重要。
隨著數據時代的帶來,用創新思維再造零售業產業鏈已成共識。日前,大衛·貝爾在交大安泰EMBA“上交創業匯”演講時指出,線上和線下的大融合是零售的未來,線上的世界正在給線下的世界提出挑戰,但是線下的門店絕不會消失。
大衛·貝爾說,“新零售”的核心理念是關于“位置”的,但零售0.0時代、1.0時代、2.0時代,“位置”的含義各不相同。“我們來看看零售0.0時代,比如說我進一家百貨商店買衣服,在現場和銷售人員交流獲取信息,并且現場付款,完成交易,走出商場,這就是零售0.0。那么,如果我們的體驗是在線上,最后實現也是在線上,這就是我們的線上零售1.0。然后到了2.0時代,就是將這一切都融合起來。”
根據大衛·貝爾的說法,線上渠道便于銷售,更易于擴大規模;線下渠道則利于將消費信息直接傳遞到消費者個人,提高客戶的忠誠度,提升企業的美譽度。未來的零售業將是虛擬與現實的完美結合,線上線下跨界融合的“O+O”模式,將是未來新零售時代的新模式。
對于線上線下的關系,天天果園創始人、CEO王偉認為,“線上生意做大會對線下生意造成沖擊”這一觀念會阻礙零售企業進行線上線下結合。基于天天果園的創業歷程與運營實踐,他認為解決布局的方法是:線上解決極致便捷,線下解決極致體驗。線上線下互相影響,讓用戶在不同的影響因素下在零售企業進行消費,通過線上線下的交互與融合,全面覆蓋消費者的多元化生活場景,提供極致、便捷的服務與體驗。
“商品可能分為兩塊:一塊是體驗性產品。標準化產品因效率最高,非常適合線上;一塊是中半徑商品,日用百貨。從生意本身來講,日用百貨可能會更加傾向于線下的跑法,線下的效率有可能會比線上高。”王偉稱。
按照王偉的說法,現在的超市在樓層分布上存在一些問題,“必須先經過百貨,就像很多電商把百貨作為入口的產品一樣。”
“理論上日用百貨商品,從經濟效應上來講,并不適合線上銷售,更適合線下銷售。”王偉坦言。阿里、京東將這種商品作為高黏度入口產品,價格變得更有優勢,對時間的要求也沒有那么高。超市未來會面臨很大的挑戰:即有可能百貨類的東西會被線上完全替代。
如果出現上述情況該怎么辦?王偉指出,可以有兩個方面的轉變,首先,把超市變成體驗中心更有前景,讓線下無法替代的體驗的部分,做一些餐飲和教育,相關的結合更加有利一點;其次,超市可以以生鮮為主。他說,只有體驗和頻率的改變,超市才會更加容易生存下去,否則結果比較麻煩。
王偉還補充道,“就以前傳統商業模式,大衛·貝爾所講的‘位置,位置,位置’這個模式非常重要。而新零售的狀況下,更關鍵的是離用戶群是不是最近。”
由于大部分人群在CBD上班,天天果園就把店開在了CBD,因為這樣離用戶最近。事實證明王偉的上述模式是成功的,但他也直言自己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,即把線下實體店當成一個線上的延伸,導致2015年出了很多負面消息,“這給了我們一個巨大的提醒,線上和線下一定是互相的補充,這也是往線下走很重要的指導原則。”
更多新零售相關資訊請繼續關注友數!
今日最新消息,客戶成功國洋酒業 客戶介紹:2005年成立,在深圳有70+多家線下門店,專注煙酒連鎖運營,是深圳零售連鎖30強企業。主營進...
今日最新消息,泰富百貨是一家零售百貨品牌,以高頻高互動、地域人群消費為主、全年齡段的用戶畫像為特點。通過小程序商城、企業微信...
今日最新消息,友阿跨境薈是什么? 湖南首家跨境電商新零售綜合體友阿跨境薈。涵蓋數十個國家的進口商品,同時搭配樂翔7號貴賓廳的值...